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609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“流放宁古塔、永世不得入关”,在清宫剧中,我们经常能听到皇帝对犯人说这句话。热播剧《甄嬛传》中,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因被人告发私藏叛党钱明世的诗集,被雍正一怒之下,发往宁古塔。
临行前,雍正顾念与甄嬛曾经的恩爱之情,还“赏”给了老丈人一个恩典:
“甄远道夫妻年事已高,朕会从轻发落,甄远道及其眷属流放宁古塔,不必给披甲人为奴,只住在那里就行了,也算是朕顾念他的辛苦。”
但,“流放宁古塔”真的是“从轻发落”吗?为什么有的犯人宁愿死,也不愿到宁古塔去?宁古塔到底可怕在哪儿?“不必给披甲人为奴”算是一项恩典吗?
接下来,咱们就一一解答这些问题。
一、宁古塔是一个什么地方?很多人按字面意思理解,误以为“宁古塔”是一个塔名,或这个地方有塔,其实“宁古塔”跟塔一点关系也没有,宁古塔不是一个“塔”,只是一个地名,其次宁古塔是满清的发源地之一。它只是个音译名,在满语中代表“六个”的意思。
相传,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有六个儿子曾在此地生活,渐渐地,满人就将此地称为“宁古塔贝勒”,简称“宁古塔”。
宁古塔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,现在,我们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和充足的物资储备,无论何时、无论到哪个地方,都可以来一场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,可对生活在明清时期的人们来说,地处边陲又终年寒冷的宁古塔,简直就是一片永不会涉足的蛮荒之地。
明朝进士***家祯曾在《研堂见闻杂录》一书中说:
“宁古塔,在辽东极北,去京七、八千里。其地重冰积雪,非复世界,中国人亦无***其地者。”
在***家祯的笔下,宁古塔***少有三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特点:一是远,二是冷,三是人少。
这么一个常年冰雪皑皑、人迹罕***的地方,朝廷为什么会把犯人流放到此地呢?
自隋唐以来,流刑就与死刑、徒刑、杖刑、笞刑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刑罚体系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五刑”。
在统治者眼中,流放是一个相对仁慈的惩罚措施,所谓“不忍刑杀,流之远方”,但为了起到“惩戒”的作用,统治者们往往别出心裁,在流放地上大做文章。
清朝之前,我国主要有四大流放地,分别是海南、岭南、房县、丰州,到了满清,又增加了宁古塔和伊犁,这些地方要么远离故土、地处边陲,要么烟瘴丛生、终年苦寒。
满清统治者之所以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,除了惩戒作用外,还因为东北作为满人的“龙兴之地”,一直不许外人进入,导致当地人口锐减,生活条件也非常落后,大量流放人员特别是一些有才干的犯人的到来,一方面可以充实宁古塔的人口,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发当地的经济,巩固边疆。
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,对皇帝来说,可以一举多得,但对犯人来说,就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了。
二、哪些人会被流放到宁古塔?由于宁古塔遍布沼泽、丛林,又常年处于冰封之中,所以,普通人几乎不会主动到宁古塔去,只有身犯重罪或被重大案件牵连的人,才会被流放到宁古塔。
比如,康熙年间,令朝野上下轰动的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案、方孝标《滇黔纪闻》案,因涉案人数较多,康熙帝不忍大开杀戒,只处决了首犯戴名世一人,方孝标因已去世,不予追究,便将其子及家人一起流放到了宁古塔。
根据《清史稿》等史籍的记载,流放到宁古塔的,不仅有男犯人、女犯人,还有老人和小孩,不仅有***望族,还有穷苦百姓,几乎涵盖各色人等。
被流放到宁古塔的“名人”里,有抗清名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、文学家金圣叹的妻子、思想家吕留良的孙子、江南才子吴兆骞、顺治帝的宠臣一等子爵许尔安等等。
他们被流放的罪名多种多样,上述方孝标、吕留良、金圣叹的家属因被文字狱牵连被流放,江南才子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流放,许尔安因为多尔衮求情被流放,除此之外,《大清律例》还规定,只打劫一家且供出同伙的强盗、盗掘两次以上的盗墓贼,都要被流放宁古塔。
作为比死刑次一等的惩罚,很多犯人却“宁上黄泉路,不下宁古塔”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三、流放宁古塔到底可怕在哪儿?清代地理学者方拱干曾在《绝域纪略》一书中说:“人说黄泉路,若到了宁古塔,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!”
流放宁古塔的可怕之处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***、生存环境恶劣。
宁古塔的生存环境恶劣到哪种程度呢?
江南才子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后,曾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:
“宁古寒苦天下所无,自春初到四月中旬,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,五月***七月阴雨接连,八月中旬即下大雪,雪才到地即成坚冰,九月初河水尽冻,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。”
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,吴兆骞被流放到宁古塔的***年,差点被当地恶劣的气候折磨死,一年到头,大风,雷电、雨雪、霜冻不断,再加上清朝本身处于历史上的“小冰河时期”,气温***低时能达到-50℃。
我们今天有各种保暖设备,尚且无法忍受这么低的温度,何况300多年前,那些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,还要外出劳作的犯人?
第二、流放之路危险重重。
《大清律例》规定,流放3000里以上的地方,犯人必须在两个月内到达流放地,也就是说,犯人每天***少要徒步行进50里路。
当时,从北京到宁古塔的距离大约是3000-4000里,如果犯人从南方出发,每天行进的路程会更多,然而,这对犯人来说,还只是***道考验。
流放的犯人,可不是仅仅按里程走路那么简单,他们在流放的途中,还要根据所犯的罪名,佩戴不同的刑具,一般是脚镣或栲枷,而轻一些的木枷也在25 斤左右。如果遇上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,犯人负重赶路的难度会更大。
这样的行程,很多身强力壮的男犯人都吃不消,对裹着一双小脚的女犯人来说,更是如坠地狱。
更雪上加霜的是,超负荷赶路的流放犯人,压根就吃不饱。
按照律例规定,成年犯人的每日食量为8两,15岁以下的犯人食量减半,这种饭量对一个正常人来说,也只是勉强维持温饱,更别提对需要高强度走路的流放犯人了。
除了负重、寒冷和饥饿,流放的犯人还可能会遇到虎狼等野兽。
清朝时,黑龙江一带尚未开发,到处都是原始森林,不仅蚊虫众多,还会有野兽出没。
流放的犯人,一旦遭遇野兽,由于行动不便,几乎没有自救的能力,只能听天由命,成为野兽口中的美餐。
而在遥远的流放途中,比野兽更可怕的,就是负责押送犯人的兵丁。
这些兵丁肩负的***重要任务就是不能让犯人逃跑,如果犯人中途逃跑,等待他们的,要么是杖刑,要么是流刑。
基于此,负责押送的兵丁是绝对不会对犯人“手下留情”的,如果犯人家里有人出钱打点,流放犯人或许会过得轻松点,但如果犯人全家都获了罪,等待犯人的,将是生不如死的流放之路。
有数据统计,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,只有30%能活着到达目的地,***于那70%到底是怎么死的,是真的被野兽所伤?还是被兵丁凌辱和虐待致死?是病死、自杀还是他杀?没人能说得清,当然,也没有人真的追究。
那有幸活着到达宁古塔的犯人,是不是就苦尽甘来了?
不,迎接他们的,可能是更加深重的灾难。
第三、给披甲人为奴。
清朝实行八旗制,按照地位的高低,旗人又分为“阿哈、披甲人、旗丁”三类。
其中“阿哈”是奴隶,多由汉人或朝鲜人组成;“旗丁”是女真人;而“披甲人”介于二者之间,他们多是投降的军人,由于要世代戍卫边疆,所以,地位高于奴隶,但低于女真人。
作为对披甲人的“奖励”,朝廷会将一部分流放的犯人交给披甲人任意处置,什么叫“任意处置”呢?
对男犯人,披甲人可以随便打骂、随意差遣,对女犯人,披甲人可以随时凌辱,不管对方曾经的身份和年龄几何。
即便披甲人将犯人折磨死了,他们也是无罪的,因为《大清律例》明确规定:“为奴之妻子,一并给予原赏之人为奴……凡属免死发遣之犯,伊主便置死,不必治罪"。
吴兆骞就曾亲眼目睹过宁古塔的“流人之苦”:
“***若官庄之苦,则更有难言者。
每一庄共10人,一个做庄头,9个做庄丁,一年四季,无一闲日。一到种田之日,既要亲身下田,五更而起,黄昏而散。每个人名下要粮十二石、草三百束、猪一百斤、炭一百斤、芦一百束。***若打围,则随行赶虎狼獐鹿。凡家所有,悉作官物,衙门有公费,皆来官庄上取办,官庄人皆骨瘦如柴总之,一年到头,不是种田,即是打围、烧炭,并无半刻空闲之日"。
犯人们不仅穿衣少穿,还要在披甲人的监视和打骂下,不停劳作,一年到头,也没有空闲的时候,这种苦楚,对那些曾经养尊处优的官员和富绅犯人来说,简直是不可想象的。
这么一看,《甄嬛传》中,雍正特许甄远道“不必给披甲人为奴”,确实是一道难得的恩典。
比起身体上的困苦,那些携带妻女一起流放的犯人,还要遭受精神上的加倍折磨。
由于宁古塔当地人口***,女性更是成了稀有资源,披甲人、上层官兵侵犯流放犯人家眷妻女的例子屡见不鲜。
为了保住妻女的名节,有些流放犯人宁愿在上路前,逼妻女自杀,也不愿看到她们受辱。
由于流放宁古塔,“易致人毙命”,所以,自顺治十二年起,就不断有大臣向皇帝上疏,请求修改流放地。
宁古塔是一个城名,也是一个地名。这个地方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。满清没有入关之前,宁古塔就已经存在了,当时这个地方作为后金的边境地区,会派重兵把守。清朝建立之后,这里仍然是边境地区。
不过此时宁古塔就成为了恐怖的代名词。现如今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,经常会听到“将某某发配宁古塔,永世不得回朝。”由此看来,后金入关之后,宁古塔就成为了惩戒犯人的地方。不过这个地方,很多官员是宁死不去的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将罪犯流放,***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后晋天福年间,只不过到了清朝时期,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清军入关之后,顺治帝完善了罪犯流放的制度,包括流放的地点、时间等等。大清律制定后,罪犯的流放变得更为详细,大清律主要是规定了流放人员的起因、种类,流放人员的刑期,流放人员的生活等。这一点要比其它朝代都完善。
《大清律例》中记载了“强盗免死减者,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,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……具佥发宁古塔等处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强盗被抓之后,就会发配到宁古塔。到了宁古塔,想要回来的话,机会渺茫,要知道宁古塔这个地方,可以说鸟不拉屎。
发配宁古塔,不仅仅是罪犯,还有旗人和朝廷官员。顺治年间,朝廷流放的罪犯地点大多数在黑龙江一带,假如是朝廷的官员,肯定是会发配到宁古塔,这样朝廷的犯人,肯定是不会被发配到其它地区的。这样的犯人都是朝廷重视的。
清朝时期,大部分犯人都分配到了黑龙江地区。***初,犯人被遣戍沈阳、尚阳堡,经过发展之后,又到了吉林乌拉、宁古塔,***后又到黑龙江瑷珲、齐齐哈尔等地。***后犯人就集中在了宁古塔地区。那没问题出现了,为什么清朝官员宁死不去宁古塔呢?
作为满清的发源地,宁古塔在当时是非常落后的,这里的人文环境是非常差的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很多官员被发配到宁古塔,大部分人朝廷官员都选择了自杀。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,原因有三,这三点原因都是影响非常大的,否则官员也不会自杀。
***点原因就是宁古塔地处偏远地区,气候恶劣,人烟荒芜,除了宁古塔附近有些人,其他地方连个人影子都没有。在这里,***终的结局不是饿死,就是被猛兽吃了,生还的几率非常渺茫。第二就是宁古塔当地的苦寒是人们受不了的,在那个缺衣少食、缺乏御寒手段的年代,一般人根本熬不过冬天。
在宁古塔地区,除了让犯人们安心在此洗心革面、悔罪思过,还要忍饥挨饿当牛做马被“披甲人”奴役。***后一点原因就是犯人在宁古塔服苦役,这时候的犯人面对自己,肯定是非常难受的。在宁古塔每天都要面临高强度的劳作,同时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,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到了这里,肯定是不习惯的,因此这些犯人宁死也不去宁古塔。
清朝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曾记载了:“官庄人皆骨瘦如柴”、“一年到头,不是种田,即是打围、烧石灰、烧炭,并无半刻空闲日子”。清朝学者吴兆骞在宁古塔被关押了二十多年,不过身为清朝学者,吴兆骞与其他人不一样,在这二十多年的时光中,吴兆骞写了近千首诗。
但,凡事总有例外,对两种犯人来说,宁古塔,反而是其功成名就的福地。
一种是像吴兆谦这样的读书人,宁古塔虽地处边陲,但宁古塔将军非常爱好汉文化,不仅邀请吴兆谦当了幕僚,还允许他在当地办学招生。所以,在习惯了宁古塔的严寒后,吴兆谦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。
一种是像杨越这样的手艺人,杨越是绍兴人,***擅长做各种美食,在流放到宁古塔后,杨越和妻子开了一家小吃店,没想到大受欢迎,杨越也因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
不过,这些都是极少数的幸运儿,但通过他们的经历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:人有一技之长,就可走遍四方,看起来这句话,古今通用啊!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***后一个封建***朝,在这个朝代中,出现了两位***的皇帝,分别是乾隆帝和康熙帝。现如今看来,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,缔造了康乾盛世,这样的盛世在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。不过在乾隆帝时期,出现了严重的文字狱。
直到康熙后期,流放犯人的处境才得到改善,流放地也改为了新疆伊犁。在大清灭亡的前两年,也就是1910年,《大清新刑律》颁布,流放制度才得以正式废除。
综上所述,300多年前,对流放的犯人来说,宁古塔,是一个比黄泉还要可怕的地方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